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”又是一年清明时,祭祀先人寄哀思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,也是传统节日。
节日渊源:
清明,二十四节气之一,春季的第五个节气。清明时,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,也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。
清明节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,属于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节日。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,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,抒发人们尊祖敬宗、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,且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、唤醒家族共同记忆,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。
节日习俗: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,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,也是人们亲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。
1.扫墓祭祖 清明祭祀在清明节前后,各地有所差异。清明祭祖,按照习俗,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。拜清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,常见的做法有两种:一是整修坟墓,二是挂烧纸钱、供奉祭品。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,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,培添新土,然后叩头行礼祭拜。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。另一方面,在古人的信仰里,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。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,品种各地不同,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,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。
2.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。踏青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,即为春日郊游,也称“踏春”。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。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3.插柳 黄河流域、淮河流域、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、在屋檐下挂柳、妇女头上簪柳、男子身上佩柳、儿童吹柳管、墓前插柳挂纸钱。清明日,家家门插新柳,俗意谓可祛疫鬼。小编的家乡至今也留存着门前插新柳的习俗,你们的故乡呢?
4.放风筝 风筝又称“纸鸢”、 “鸢儿”,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。过去,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,便剪断牵线,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,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,给自己带来好运。
清明祭缅,敬拜的是我们的先人、先烈、逝亲、逝友,是一种自然情感衍生而出的祭礼。每个逝者都应该受到后人的追怀,每个生者都应该饮水思源,牢记我们祭缅的先辈们为我们所留下的恩泽。
吉林师范大学bat365在线中国登录入口分团委网络媒体部
二零二三年四月五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