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”。很快就到了四月的第一个节日——清明,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清明意味生气旺盛,万物“吐故纳新”,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气清景明,万物向荣之内涵,兼具着传统节日和节气两个身份,清明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,自然意义特殊,历经二千年的历史传承,我们沿袭着祖辈的清明传统,又不断赋予它新的意义,在当今的信息化现代社会,在倡导绿色、文明、科学理念的大背景下,我们倡导文明祭祀,让清明理念在心中不变,而以更新的面貌融入我们的生活中。
移风易俗,文明祭祀。缅怀先祖更需珍视当下。要自觉遵守规定,摒弃烧纸等污染环境的祭祀陋习,提倡采取植树绿化、踏青遥寄、家庭追思、网上祭祀、撰写祭文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纪念故人,逐步将注重实地实物祭祀转变为注重精神传承,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情感融入现代文明表达方式,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亲情、传承文化、崇尚科学、弘扬美德的重要载体。
厚养薄葬,节俭祭祀。祭而丰不如养之厚。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树立和提倡“厚养薄葬”观念。对在世老人多关心、尽孝心,使他们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;老人逝去时,不攀比、不铺张、不摆阔,以丰而不奢、简而不陋的祭祀方式怀念逝者,使祭祀活动回归“传承好家风、彰显正能量”的价值本源,营造社会文明新风尚。
踏青是清明的另一个主题,春回大地,正是我们外出游玩的好时候,植树、插柳、放风筝....在小长假期间,我们可以自驾游和家人出去旅游,也可以选择就近爬山,逛公园.....当然也要做一个文明的出行者,游玩时及时清理垃圾,路途中注意交通安全,带好口罩勤洗手。
在此倡导全体学子:顾全大局,线上追思不聚集;护林防火,平安追思不添乱!特殊时期,让我们就用这样特殊的方式聊表追思吧!
bat365在线中国登录入口分团委网络媒体部
二零二一年四月四日